(文/吉迪恩•拉赫曼)美国亚特兰大市曾发明一句流行语,称自己是一个“因为太忙而顾不上仇恨&rdqu..
喜欢军事的朋友都知道“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这是50年代由美国当时的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
美国密锣紧鼓部署重返亚洲战略,被揭一旦与中国爆发衝突,欲透过封锁马六甲海峡等海上咽喉要道迫使中国投降后,内地媒体披露,中国3大公司牵头,计划斥资1200亿元人民币,在泰国兴建一条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的运河,绕过马六甲海峡。这条被称为「东方巴拿马运河」开通后,中国的石油和货物将不必再依赖马六甲海峡,航程更可缩短最少1200公里,势必令亚太地缘政治受到衝击,甚至大洗牌。
内地媒体报道,根据工程计划,由内地柳工集团、徐工和三一重工3大公司牵头,眾多中国企业参与的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筹建小组,已经开始运作。运河选址泰国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全长约100公里,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竣工后将成为亚洲最大人工运河。相比起现时国际主要航道马六甲海峡,使用克拉地峡运河将令航程缩短最少1200公里,可节省海运物流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相信届时东盟贸易区和世界各国间的贸易,绝大部分将选用新运河。
克拉地峡地处泰国与马来西亚边界,最窄处只有56公里,最高处海拔仅75米,同时是通往湄公河区域和南亚的重要门户。歷史上泰国曾多次有在克拉地峡修建运河的构想,但限于人力物力和技术等因素,计划迟迟未能实施。
日本媒体较早前披露,由于中国近80%的石油进口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故美国遏制中国的大战略中,有一个重要环节为「离岸控制」战略,亦即一旦中美爆发衝突,美军将封锁马六甲等海上要道,掐断中国经济命脉,迫使中国不战而降。
内地有分析认为,虽然泰国歷来奉行相对中立的外交战略,但目前在安全战略上仍倾向于美国,故中方参与克拉地峡运河项目时,势必要求泰国做出明确约定条款,由区域各国共同保障并杜绝美军干涉,相信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亚太的地缘政治或有机会出现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