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表示,南海可燃冰开採基础研究近日已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
禁止日本捕鲸就是破坏民主与自由?3月31日,海牙国际法庭(ICJ)对澳大利亚政府和反捕鲸组织诉日本在南极海域捕鲸一案做出..
过去15年来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明显放缓。中美科学家21日在美国期刊《科学》上报告说,这可能是因为许多热量被存储到了大西洋和南大洋深处。他们认为,这一变暖放缓现象还将持续15年左右,此后地球可能再次加速变暖,热量再度回返地表水面上。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中国海洋大学的陈显尧教授解释说,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150多年中全球气温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变暖停滞”现象。
陈显尧说,与大气、高海拔或高纬度的冰冻区域相比,海洋有巨大的热容量,大约是大气的1000倍。
过去十几年间,海洋表面一直在吸收热量,但是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它吸收的热量,还取决于海洋内部的变化过程。这种海洋和气候系统内部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因此减缓了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趋势。
陈显尧和这份报告的另一位作者、华盛顿大学的董家杰教授利用全球海洋观测数据分析了海洋在不同深度的温度和含盐量,结果发现北大西洋的含盐量近些年快速上升导致表面海水下沉,将热量输送到深海,进而推动向地球两极输送热量的大西洋洋流从1999年前后加速,将“加热”地球的热量存储到海洋深处。
陈显尧说,曾有研究认为向深海输送热量主要发生在太平洋,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的研究发现,过去十几年间,太平洋海域300米以下深层的热量输送并未发生很大变化,这项输热工作主要被大西洋和南大洋“承担”了,太平洋并不是热量的储存地。
历史观测数据表明,这种变暖放缓的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曾发生过。
陈显尧和董家杰提出,类似事件以30年左右为周期交替出现,按照已经过去大约15年计算,地球表面变暖减缓的时间可能再持续15年,此后地球有可能再次加速变暖。
这项研究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全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