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计划开发无人货运船,通过总部遥控直达世界各地的目的地。(劳斯莱斯构想图) 英国劳斯莱斯(Rolls Royce..
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智民在上海出席破冰船研发战略研讨会,联合各方加快推进中国极地开发破冰船项目,会上提出了初步技..
(蓝色经济微信2018年02月13日)
日前,中国科学院对外宣布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CASEarth)”正式启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化、开放式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共设置CASEarth科学工程总体、CASEarth小卫星、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数字一带一路、全景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三维信息海洋、时空三极环境、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九个项目。
大数据研究是科技、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关注焦点,诸多国家已将大数据研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地球大数据(Big Earth data)是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球科学领域大数据,具有海量、多源以及更精准、更科学、更及时的独特优势,对于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型国家战略资源。
我国目前基于国家层面的地球大数据共享或开放数据政策尚不完善,还存在资源分散,重复布局,成果显示度不够等问题。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的开展与实施,将构建全球领先的地球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库,推动地球大数据技术创新、重大科学发现和一站式全方位宏观决策支持。
专项工作要点
突破技术瓶颈问题
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成为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
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全景展示和动态推演“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态势,实现对全景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评价与决策支持
探索科学发现新范式
探索形成大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发现新范式,力求在资源环境、海洋、三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当前,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学科跨领域交叉,切实需要多学科联合、系统和综合的研究。对此,“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CASEarth)”专项负责人郭华东院士指出,推进科学数据共享、促进重大科学发现是专项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数据共享是在地球数据大平台下实现地球多学科信息资源的集成融合,是地球大数据专项推进实施的核心手段。”
与专项一起启动的还有《地球大数据(Big Earth Data)》期刊。该刊为全球地球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大数据刊物,旨在建立该领域学术交流阵地,促进数据开放与共享,开拓新的学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