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多少良辰美景,都不似海滩潮涌那般激情澎湃。 绵延的沙滩徐徐没入海面,浪花轻抚着细沙,静谧怡人。这类沙滩很易到达,不..
冰山项目为城市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包含了200多个公寓,能容纳7000个住户及12,000个人的工作场所,三分之一的住宅向..
(海洋经济微讯2019年01月08日)
近日,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会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机构研发编制了2018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JSOEDI)报告,并在全国首次发布省级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7年,江苏省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较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速4.2%,2017年比上年增长3.7%。发展成效指数年均增速3.6%,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发展潜力指数年均增速4.2%,呈现稳步攀升态势。发展水平指标主要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和开放水平;发展成效指标主要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民生改善状况;发展潜力指标主要体现海洋经济的创新驱动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高级工程师顾云娟在接受《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中,介绍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的背景,预测了江苏省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潜力。
主持人: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顾云娟: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抢抓沿海地区发展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叠加机遇,大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对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数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该指数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数,是对一定时期内本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成效、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经济规模、经济稳定、创新驱动等7个二级指标,以及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经济波动率、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例等23个三级指标。其中,发展水平指标主要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和开放水平;发展成效指标主要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民生改善状况;发展潜力指标主要体现海洋经济的创新驱动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主持人:量化评价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结果如何?
顾云娟:一是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7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7%。2017年,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8.4%,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6%。
二是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第三产业比重陆续提升,由2010年的41.4%提高到2017年的48.8%。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2010—2017年间年均增速达到17.7%。
三是海洋经济效益得到改善。海洋劳动生产率平稳提高,2010—2017年间年均增速达到9.2%。涉海企业生产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止跌回升,分别增长4.2和2.8个百分点。
四是海洋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动幅度由2010年的1.6个百分点逐年下降到2017年的0.9个百分点。2010—2017年海洋经济波动率、交通运输业波动率均呈现趋稳态势。
五是民生改善成效明显。涉海就业人员持续增加,2017年总规模达203万人,占江苏省就业人员总数的4.3%。
主持人: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在哪些方面?
顾云娟:从指数来看,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稳步上升,具体表现为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海洋资源与生态保护不断改善。2017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科技活动人员比上年增长11.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上年增长7.0%,专利授权数比上年增长16.9%。2017年江苏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江苏管辖海域符合优良(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江苏省管辖海域面积的54.3%。
主持人:指数研究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顾云娟:我们希望通过该指数研究,引导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比如,明确江苏省十大港口定位,科学规划海岸带旅游资源,推动海洋船舶工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为创新驱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通过该指数为各级政府坚持绿色理念发展“蓝色经济”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进而守护蓝色家园,构建美丽和谐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