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发改委将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确保一带一路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其中包括推动共建陆海经济走廊,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
文/章骞(凤凰国际智库2016年02月18日)在人类历史上,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幕,海洋这个曾经让人视为天堑的屏障,转而成..
(2020年05月08日 DT新材料)
2014年以来,国家海洋局、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等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内容涉及了海洋用钢、海洋用有色金属、海洋防护材料、混凝土以及复合材料等海洋工程关键材料的研发;深远海网箱、海洋钻进、大型和超大型船舶、深海钻探、海水淡化装置、海洋能源开发装备、极区装备、水下作业系统和检/监测设备等海工装备和配套系统的开发;海洋产业示范区、测试检验平台、海洋装备性能测试评估标准和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等工作的推进。
划重点:《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9)》
一、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基本实现浅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
以“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等“三龙体系”为代表的高新深海装备投入使用;
成功发射多颗海洋遥感卫星;
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和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及大洋科学考察成功开展;
中国深水钻井高端装备——“海洋石油982”成功下水。
二、海洋政策、管理和规划逐步完善。
2018年,国家海洋部门的职责整合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
未来海洋政策制订及实施将聚焦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两个重点方向;
围填海管控、海洋督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成绩显著;
出台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海洋防灾减灾等一系列专项规划。
三、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绩与问题并存。
海洋经济仍以传统产业为主;
海洋开发利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海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海洋科技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