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航运网络由香港港、上海港(一主一副)的双中心向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香港港的四中心发展,宁波舟山港居第三位。2015年9月28日宁波港集团和舟山港集团合并组建了宁波舟山港集团,打破了之前港口主业和配套服务业各自独立的局面,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一体化,使得宁波舟山港口合理分工。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航线覆盖范围高度重合,同质竞争激烈,也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产业多元化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不景气,港口货物吞吐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很难重现,因此港口企业必须寻找更多的发展潜在空间和盈利增长点。在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对于港口来讲,赖以生存的是装卸物流业务,这是最能体现港口特色和作用的。宁波舟山港业务板块主要为集装箱、铁矿石、原油装卸等,据2017年《宁波统计年鉴》,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9.18亿t,连续8年位居全球港口首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82.6万标箱,继续名列全球港口第四位。虽然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根据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宁波舟山港的排名与吞吐量不成正比,主要的不足在于高端服务业。此外,根据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2016年除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比2015年增长19.16%外,其他装卸业务都是负增长,其中铁矿石、原油和其他货物装卸分别比2015年下降20.29%、10.51%和12.36%。在吞吐量减缓的情况下,进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
事实上,航运服务业可以分为三类,下游产业属劳动密集型,围绕着航运主流业务开展港口货代、仓储、运输、中介等配套服务,从业企业规模往往较小,经营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中游产业即实际海运业和货运业,属资本密集型,具有规模效应,集约化经营,附加值也比较高;上游产业属知识密集型,包括航运金融、保险、理赔、评估和航运交易、组织、管理等,具有强辐射、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宁波舟山港依托自贸试验区,促进各类航运要素集聚,加快发展与港口业务关联性较高的物流业务、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经纪、海事仲裁、航运信息咨询等方面综合服务,以提升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二、布局国际化
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为了节省成本,船舶大型化和联盟化成为航运市场的主要特点。港口为了在与船公司的博弈中占据主动,必须实现国际化布局。当前,著名跨国港口的特点之一是建立全球港口网络,他们在世界其他地方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码头,不断拓展国际营运网络,将业务扩展到全球,以此来提高在与船公司谈判中的话语权。例如,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在码头经营、投资和管理上有丰富经验。其除了在新加坡港拥有60个泊位外,在中国、韩国、日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拥有74个泊位,形成了在东南亚、东北亚、中东/南亚、欧洲和地中海、美洲的全球港口布局。国内港口也开始投资国外港口,如上海港在2015年获得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25年的特许经营权。宁波舟山港虽然自身的港口条件突出,但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也要积极走出去,通过码头全球布局,以点带网,以点带面,组织起全球交通运输网络,向全球一流的码头运营商转型。
根据实证研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宁波舟山港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航运联系,要把东盟作为宁波舟山港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加强宁波舟山港与东盟国家海运通道建设,推动完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和机制;二是加强与东盟国家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投资港口建设方面合作,发展海洋经济、航运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三是加快开辟新航线,重点增加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港口的航线,促进相互贸易往来;四是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联盟建设,加快宁波舟山港集团参与沿路港口的投资建设和综合管理,以控股或参股形式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码头基础设施、经营管理、腹地开发等方面合作。
三、 港航一体化
“一带一路”给沿海港口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投资外国港口企业对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也有着战略性意义。沿海港口纷纷加大对海外港口的投资力度,逐步进入海外市场并希望集成港口物流资源,最终形成辐射亚洲、欧洲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网络。但是人才是港口企业走出去的最大短板。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的港口,并不缺乏码头运营经验,但到海外进行码头投资的经验显然存在不足,包括对意向码头的前期考察、码头的运作和维护、当地的文化融合、政策消化等,都需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及经历的管理团队支撑。
为了弥补人才的不足,同时也为了激发企业活力,宁波舟山港应引入一些对港口发展有利的战略投资者来交换或增持整个集团的股份。2017年以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入股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都反映了港航一体化的新趋势。港口企业与航运企业一体化能促进港口航运业务、物流业务、港航金融业务、航运服务业务等方面广泛的合作。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优先考虑同上下游产业链相关或者是对今后“走出去”能提供帮助,对港口货物吞吐量有帮助的合作伙伴。引入航运企业为战略投资者,利用港航联动和一体化发展,促进集装箱业务增长,共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港口的合作,共拓海、陆市场腹地。
四、 运营市场化
企业市场化是指企业的资源配置按市场规则进行,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和产品的获取、交易都由市场提供和决定。市场化在提高经济运营效率、合理配置市场资源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014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港口企业围绕效率、服务、品牌开展公平竞争,鼓励大型港口企业从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资本营运型管理转变,鼓励民间资本依法投资经营港口业务,支持国有港口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宁波舟山港在运营过程中,要以资本、技术、信息等为纽带,通过资本市场、资产重组和股权置换等方式,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国际化布局,加强与全球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编自《中国城市研究·第十三辑》,作者为王列辉、朱艳,内容和标题有调整。